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陈抟老祖传世奇作《心相篇》

陈抟老祖[爱心]传世奇作《心相篇》原文+译文,人生不可不读!结缘13元,会员免费!《心相篇》是五代宋初道教学者、隐士陈抟创作的作品。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,名《心相篇》,取“相由心生”之意,比曾国藩的《冰鉴》更为大气,颇有止恶扬善之功,读之耐人寻味《心相篇》是一本被低估的智慧书籍,通过分析相貌与内心的关系,教导人们如何提高识人本领、转相为福,以及避免被道貌岸然的人坑害。书中提到了心平气和、仗义疏财、才偏性执等对人生产生影响的因素,并强调了诚实守信、公正正直的重要性。同时,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行为和态度,如不占别人便宜、不欺骗他人、不口出妄言等,这些行为和态度有助于人们获得福气和成功。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,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、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会归一流,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,后人称其为“陈抟老祖”、“睡仙”、希夷祖师等。隐于武当山九室岩,移华山云台观,多著述。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。陈抟(?-989年),字图南,号扶摇子, 赐号“白云先生”“希夷先生”。 亳州真源(今河南省鹿邑县,另说在今亳州市)(或云普州崇龛县,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;或西蜀崇龛县,今四川安岳县)人。 五代末北宋初道士、道教学者。 陈抟早年读经史百家之言,有拨乱济世之志。唐长兴年间(930年-933年),陈抟举进士不第,遂隐居武当山九室岩,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石室,与隐士李琪、吕洞宾等为友。因后周世宗好黄白术,于显德三年(956年)召至宫中,问飞升黄白之术,擢谏议大夫,固辞不受。北宋太平兴国年间(976年-984年),因至京师建议宋太宗“远招贤士,近去佞臣,轻赋于民,重赏三军”而得太宗宠信。端拱二年(989年)七月,陈抟仙逝于华山张超谷石室,享年一百一十八岁。陈抟在思想上融儒、释、道三教学说于易学之中,创立了“先天易学”。他鄙弃隋唐道流之丹鼎符箓之术,不事黄白飞升,而以服食辟谷、玄默修养为主。著有《无极图》和《先天图》,描绘宇宙生成及六十四卦。他的学说经周敦颐、邵雍推演,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著作有《易龙图序》《贯空篇》《阴真君还丹歌注》《正易心法·注》等‌‍‍‏ ‌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